企业“不能乱说话”说明了什么? ‹ 李丁乔个人网站

首页 » 我的原创 » 原创时评 » 浏览内容

企业“不能乱说话”说明了什么?

2543 0 发表评论

根据央广报道, 7月14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了部分中央企业、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负责人与部分国务院相关部委负责人在中南海会议室参加座谈,想听听大家对上半年经济形势的看法,同时讨论一下下半年经济发展的意见建议。其中一位企业家的发言引起了总理重视,总理表示“我汗颜”。
说不能乱说话的正是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贺同新,座谈过程中,在总理的详细询问下,贺同新表示,”我们市场主体不能乱说话,这么多部长在这”,表面上看是贺同新不经意之间吐口而出的话,但是仔细分析其实并非不经意。能够作为六个企业负责人代表之一的贺同新能够到中南海参加总理李克强主持的座谈会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不论从企业发展还是贺同新本人而言,都将是促进企业发展和开拓人生前程的一次重要机会,谈话岂能不经意之间吐口而出?
相信这些企业负责人参加座谈会之前都是经过了全面而精心的准备,不管是发言内容还是时间控制,所谓的“乱说话”也一定不是信口雌黄、满嘴胡言,因此我们外界不免要猜想,贺同新所说的“不能乱说”到底是什么,而“不能乱说”又说明了什么?
企业发展有企业发展之道,其中包含的深刻含义我们也许无法理解,但是正如总理所说,“企业主体不敢说话啊,老鼠见猫啊,那还行啊!”的确,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首要力量,企业有困难应该提出来,共同商议解决,有部长在,就不敢乱说话,那企业发展的困难就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总理风趣地将企业比作老鼠,把部长比作猫,然而我们除了看到总理的风趣比喻外,还应看到老鼠与猫之间存在的社会阶层差距和沟通距离。
首先,贺同新想要跟总理说什么呢?为什么又在座谈会上吐苦水似的说“总理,您得理解我们市场主体,我们不能乱提意见”,从表面上来看,贺同新确实是有意见要提,而且意见还不小。但是为什么没有当着总理的面没有提出来呢?因为“这么多部长在这”,因此贺同新想要提的意见不能当着部长的面说,所以只能说“不敢乱提意见”,这不免让我们猜想其中的“意见”是否触及了在座部长的利益?然而中国的深化改革也正是局部利益和国家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斗争。
曾经《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深入讨论“县官不如现管”的问题,评论聚焦“不怕局长怕股长”现象:机关单位里,局长这样的领导干部一般不会为难基层群众,但有些股长乃至办事员,在群众面前有时还会摆架子、耍威风,个别的甚至还不作为、乱作为,久而久之,群众便有了“怕股长”之感。我们再回过头来体会贺同新的处境就不难理解了,纵然总理主持会议,不过会后参与管理企业的还是部长们,因此难保会后部长们不给给贺同新穿小鞋。
其次,不能乱说又能说明什么问题?面对跟总理难得的一次面对面座谈会,如果企业在总理面前提出发展困境显然要比在部长面前提出更有效,解决力度和成效更明显。设想,如果企业负责人跟总理是一对一面谈,显然企业负责人不会再说“我们不能乱提意见”。贺同新的话是在总理再三仔细询问下说出来的,似乎是总理在循循善诱,让企业说实际的困难和真实的想法,竟不料贺同新的大实话引来哄堂大笑。对在场人而言,贺同新的大实话显然不合时宜且不分场合。而为何只有贺同新如是说?我们不能怀疑贺同新为人处事和社交能力罢。因此,我们深感有部长在就不敢提意见的企业的悲哀。不能乱说话其实隐藏着企业跟政府平时不对等的关系,总理说政府是服务企业的,不过现实中政府和企业的阶层差距明显,服务与被服务错位或者缺位。而企业也在政府威风凛凛的管理之下不敢乱提意见,总是抱着退一步海阔天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政企之间缺乏实质性的沟通和交流,导致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石沉大海,而一些肤浅和虚无的问题则被大张旗鼓摆在桌面上解决。
“这么多部长在这”的现象其实在各级各地方政府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当前正是狠刹“四风”、政府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不应仅看到看似稚嫩的贺同新发言,我们应该深刻反思背后的深刻原因,所谓无风不起浪,如果政府切实拓宽民情民意诉求渠道,俯身倾听企业和群众心声,又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注意事项:“李丁乔个人网站”系私人网站,凡“我的原创”栏目下的所有文章属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其它栏目文章均来源于网络,用于分享和学习,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第一时间处理。

评论 共0条 (RSS 2.0) 发表评论

  1.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发表评论

  •   想要显示头像?
回到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