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两会]世界为何如此关注中国“两会” ‹ 李丁乔个人网站

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新闻 » 浏览内容

[2016两会]世界为何如此关注中国“两会”

2081 0 发表评论

海外版望海楼:中国两会何以引世界瞩目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熊健

  中国进入“两会时间”,世界进入“中国时间”。

海外不少媒体高度关注中国两会,并以此预测中国经济走势。外界为何高度关注?第一,中国的经济地位不可小觑;第二,两会的重要议题是经济发展;第三,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三者交织在一起,让世界的聚光灯照到3月中上旬的北京来。

中国经济2015年年报日前公布,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一个个来之不易的数据:GDP超67万亿元,粮食产量6.2亿吨,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7814亿元,对外直接投资7351亿元……

可以说,在严峻的全球经济形势中,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么大的块头,非但没有拖后腿,反而凭借自身的平稳较快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25%,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重要贡献。

可以说,中国经济仍然是世界经济的稳定之锚、增长之源。

当然,中国经济绝非一帆风顺。2015年,世界经济复苏持续乏力,国际贸易延续低迷态势,全球金融市场大幅震荡,地缘冲突加剧;中国经济也面临一些困难,产能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去产能去库存与稳增长、融资难融资贵与财政金融风险上升、“走出去”与国际市场萎缩等两难、多难问题更趋突出,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

对此,中国政府采取各种政策手段,力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改革红利以加强经济中的周期性力量,从而在长期内防止中国潜在增长水平迅速降低。

外界对中国的做法,客观评价不少。有国外经济学家评价说,中国GDP增速放缓,去杠杆和结构调整是主要原因。政府加快清理过剩产能,有益于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总体而言,中国经济不存在硬着陆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今年两会上的一些重大动作和表态,自然引得各方翘首以待。比如总理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回顾过去一年的情况,并提出2016年经济增长、改革力度和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的方案。

对“十三五”规划的审议和讨论,更是引人瞩目。未来5年,中国要制定哪些计划?这给了外界很大想象空间。尤其未来5年,中国如何开放发展,如何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等等,备受世界关注。

中国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一直在指导着经济的大方向。两会上对此自然少不了深入探讨,对体制机制上不符合新发展理念之处加以改进,从而在两会之后铺设更多实现路径。

这些不仅关系到中国经济能不能保持中高速增长、能不能迈向中高端水平,还事关全球经济的复苏,事关各经济体的切身利益。因此,世界将目光投向中国,势所必然。这是中国的责任,也是中国的机会。

(作者为本报编辑)

收获来自世界的祝福(钟声)

来源:人民日报

  “我们祝福中国,并相信中国持续的经济增长不仅对中国人民有利,也对全球经济有利”

每年的中国两会,不仅是观察中国政治的窗口,也是观察中国经济的窗口。今年从两会上传递出的2015年中国经济数字令人振奋——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7万亿元,增长6.9%,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保持较低水平;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超过全年预期目标,成为经济运行的一大亮点。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网站发表的文章称,迄今为止中国的经济消息基本是积极的,中国正在从投资占重要比重的增长模式转向以更加可持续的增长为基础的模式,这是一个可喜的消息。

审视一国经济运行指标,国际比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2015年世界经济增速为6年来最低,国际贸易增速更低,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加剧,对中国经济造成直接冲击和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总量连续第二年超过10万亿美元量级,达到这一量级的目前只有中国和美国。巴西应用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雷纳托·鲍曼对此中肯地评价道:“对大多数发达国家来说,特别是对刚走上经济复苏通道的欧美国家来说,即使是中国经济目前的增速,已经是让他们羡慕的好成绩。在欧美国家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都身陷经济困境的背景下,中国已经为世界经济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数字可谓“既有颜值,也有气质”。中国经济的结构在优化,新的发展动力在凝聚。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首次占据“半壁江山”。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快于一般工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6%。与此同时,中国去年实际使用外资1263亿美元,增长5.6%,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180亿美元,增长14.7%。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2015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5%。

铁一般的数据和事实,让那些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如果西方经济分析师都无法预见到在他们眼皮底下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崩溃论’又如何让人信服呢?”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国际经济教授路易斯·保利诺的诘问发人深省。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正在迈向经济换挡升级的更高水平发展阶段。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国政府并没有采取大水漫灌、强刺激性的措施,而是持续推进结构性改革中国政府有信心通过创新政策工具和创新政策手段来应对下行压力。应当看到,中国经济具有较强的内在支撑弹性空间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具备物质基础雄厚、市场需求巨大、区域发展空间广阔、生产要素质量提升、宏观调控经验丰富等五方面有利条件,完全有能力运行在合理的区间。

经济全球化,各国利益紧密联系。带着盼衰之心唱衰中国的那些人,难道还盼着自己被拖累一下不成?当然,期盼中国经济光明未来的才是主流。中国积极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合作、自由贸易区战略,将为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加光明的前景。正如布鲁金斯学会网站的文章所说:“我们祝福中国,并相信中国持续的经济增长不仅对中国人民有利,也对全球经济有利。世界各地的投资者会因为中国经济逐渐走上更加可持续、稳定的道路而获益。

注意事项:“李丁乔个人网站”系私人网站,凡“我的原创”栏目下的所有文章属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其它栏目文章均来源于网络,用于分享和学习,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第一时间处理。

评论 共0条 (RSS 2.0) 发表评论

  1.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发表评论

  •   想要显示头像?
回到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