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新闻 » 浏览内容
[关注两会]人社部:延迟退休政策望后年推出 比原计划慢
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如何完成1000万人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目标?如何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10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副部长胡晓义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
去年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
今年城镇新增劳动力1500万
就业是民生之本,据统计,2014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超额完成了1000万人的就业目标,连续第九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000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9%。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怎样保持就业稳定?
尹蔚民指出,首先,我国经济2014年7.4%的增速也是一个中高速的增长速度,在经济总量比较大的情况下,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对就业的拉动能力会比过去增强许多。其次,得益于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再次,得益于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第四,积极就业政策效应的显现。
据预测,2015年,城镇新增劳动力大约有1500万人。“总量压力仍然非常巨大,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尹蔚民说。
尹蔚民介绍,新的一年将把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积极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业风险;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真正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进一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特别是在职工转岗培训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使他们能够通过培训适应岗位工作的需求。
养老保险总体运行平稳
延迟退休政策有望后年推出
尹蔚民认为,养老保险目前总体运行是平稳的,“无论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还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都是收大于支,不仅确保了待遇的发放,而且还略有结余”。
尹蔚民指出,未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将会面临巨大的压力。据测算,我们国家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了14.9%,到2020年将达到19.3%,到2050年将达到38.6%,而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在下降。与此相关联的,就是抚养比。目前,职工养老保险的抚养比是3.04∶1,也就是3个人养1个人,到了2020年将下降到2.94∶1,到2050年将下降到1.3∶1。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增加,老年人领取养老金的年限也相应地增长,刚性增长养老金支出将会持续增加。
“要加大扩面征缴的力度,实施职工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采取渐进式的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多方面的筹措养老保险基金,做好结余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现已形成基本的方案,有望于今年下半年按程序报请党中央、国务院审定。”尹蔚民说。
尹蔚民指出,在保障养老保险基金的绝对安全、不让老百姓的养老钱受到损失的前提下,将会坚持以下原则进行投资运营:一是市场化的原则,二是多元化的投资方向,三是相对集中的运营,四是加强监管。另外,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解决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问题,延迟退休政策将会推出。尹蔚民表示,希望今年将延迟退休方案制定出来,明年经中央同意后向社会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的情况修改完善,应该是在后年正式推出。
缓解基层公务员晋升难、待遇低矛盾
去年4个县试点职务职级并行
不久前,中办、国办联合下发《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这项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在保持原有领导职务晋升通道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职级晋升的通道。”尹蔚民说,“去年我们在4个省选择了4个县进行了试点工作,经过一年的试点达到了预期目的,验证了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可操作性”。
尹蔚民指出,职级和待遇挂钩,这样就为基层公务员又开辟了一条职业发展的道路,拓展了职业发展的空间;有利于完善公务员的工资制度。“目前,这项工作刚刚进行部署,各个省都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尹蔚民说。(摘自人民网记者时圣宇《连续九年新增就业超千万》)
原标题:退休延迟须在制度公平之后
今日社评
在延迟退休政策推动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考虑为改革支付“对价”, 顺势降低养老负担,让劳动者在付出不增的同时,获得更丰厚的养老金回报,通过让利换取公众对延迟退休的支持。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昨天在全国人大记者会上表示,预计今年能够把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方案制定出来,明年在报经中央同意以后向社会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尹蔚民表示,延迟退休方案预计在2017年正式推出,而方案公布距离实施还有较长过程,实施时间要在方案公布的5年以后。(相关报道见A3版)
延迟退休即延迟退休年龄。2008年以来,随着人社部有关研究工作的展开,延迟退休概念逐渐走进公众视野。中国当前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60岁,女性55岁(干部)或50岁(工人)。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对160多个国家的统计,50岁是全世界最早的退休年龄。据了解,目前欧美发达国家普遍的退休年龄为65岁左右,而发展中国家男性退休年龄多为60岁,女性为55-60岁。从实际情况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均寿命不断提高,我国退休年龄确有逐步提高的内在需要。
然而,就算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反对者依然众多。有关延迟退休的上一轮讨论热潮,发生在2013年下半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于当年9月,对2.5万余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4.5%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反对延迟退休,仅3.2%的受访者表示支持。人民网在当年年底做的调查也显示,有超九成网友反对延迟退休。
延迟退休工作的复杂性,以及存在的巨大争议性,让人社部在推进这项工作时,采取了极为谨慎的态度。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将实施“渐进式”的延迟退休政策,相关改革正式进入顶层设计。之后,人社部及相关研究机构,开始大力推进调研及政策制定工作。根据人社部释放的政策信号,此前舆论普遍认为,延迟退休方案很可能在“十二五”后期即2015年底出台,并在2020年左右正式实施。昨天,人社部部长的表态则说明,延迟退休的推进步伐比原计划慢了两年。面对复杂的现实情况,有关部门主动调降改革速度,这样的谨慎做法值得肯定。毕竟,延迟退休事关所有劳动者的福利,在社会达成共识之前,不宜仓促行事。
一些人为何对延迟退休持反对态度?其实对延迟退休的抵触情绪,非常容易理解。试想,劳动者辛苦劳作大半辈子,好不容易熬得法定退休年龄,却被告知“幸福时光”的到来被延迟了,他们必须为了养老金而继续工作,此时人们产生失望和不满情绪是很自然的。更重要的是,由于现行养老体制中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而延迟退休可能令不公平加剧,这就让人们将不满情绪自然地“延伸”至延迟退休政策。我国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暴露出的最大问题是,付出高而回报低。现行的缴费型养老保险制度,其实质是企业职工自己为自己缴费养老。目前单位与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在工资总额中占比高达28%。然而,如此沉重的养老负担,换来的却是不足50%的较低养老金替代率,也就是退休金不及工作时收入的一半。
延迟退休政策,是保障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实施这项政策,也可以更充分地开发人力资源,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在政策推动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考虑为改革支付“对价”, 顺势降低养老负担,让劳动者在付出不增的同时,获得更丰厚的养老金回报,通过让利换取公众对延迟退休的支持。这样才能让推动实施延迟退休的过程,同时成为建立更公平的养老保险制度的过程,而只有公平的制度,才能成为延迟退休政策逐步实施到位的保证。(摘自人民网观点樊大彧《退休延迟须在制度公平之后》)
评论 共0条 (RSS 2.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