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视野】别拿村官不当干部 ‹ 李丁乔个人网站

首页 » 我的原创 » 原创时评 » 浏览内容

【基层视野】别拿村官不当干部

3526 0 发表评论

村(社区)“两委”换届结束后,总会呈现出一些新面孔。虽然,大部分干部能够摆正位置,迅速投入工作状态;然而,还是有极少数干部,在思想上认识不够到位,总是认为自己的官比一个“芝麻”都还小,于是,干起事情来显得“有气无力”。

实事求是地讲,村干部的确算不上是个正儿八经的官,毕竟在很多地方,村干部尚处于兼职状态,也就是说,村干部除了要处理村上的事务,此外,自己也可以经营自己的事业。这对于公务员来说,是绝对不允许的。在待遇上,村干部与国家正式公职人员比起来,也是比较低的。尽管如此,村官也是干部,特别是支部书记和村长,别拿村官不当干部。

村一级,是落实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最基层,起着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枢纽作用。很多党和国家的政策,都需要依靠村官来宣传,一些诸如计划生育服务等,都需要村级干部来严格审核把关。同时,村干部的重要职能是服务群众,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村干部,官虽小,但是权力之大,责任之大。

现实中,每当村上有重大项目时,村干部往往有最初的决定权,项目推进过程中,村干部也有不可推卸的监督责任,在项目验收阶段,村干部还掌握着最终的签字权。村干部的产生,也是来自党员和群众的推选。老百姓信得过,才会推选,这种信任对于村干部来说,就是一种沉甸甸责任。因此,新一届“两委”班子成员,在上任之初,就必须掂准群众在心目中的分量,同时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确努力方向。

党的十八以来,中央坚决反腐的态势从上至下,从不放过任何一只“苍蝇”。但是,一些村官依然认为,从严治党、坚决惩治腐败仅仅是针对机关干部,仿佛觉得因为权力不大就不会沦为腐败分子。不过,从中央近年来查处的“蝇贪”案件数量来看,不在少数,大部分是铤而走险、以权谋私,有一些是怀着侥幸心理,“尝试性”地乱用职权,还有一些公然与民争利,为民办事吃拿卡要。这些现象,本质都是对权力认识不够深刻造成的,具体表现为没有底线意识,缺乏自控能力。

村干部也是干部,手上的权力来源于民,所以必须用之于民;代表着的是党和政府形象,要有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荣辱观。老百姓有困难,第一时间想到的必然是村干部,而有的村干部在为群众办实事上点子不多、方法不新,还有的干脆尸位素餐、无为而治,像“踢皮球”似得的把矛盾问题交给上级政府。还是那句老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要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才能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权力、敬畏法纪,工作中才能做到如履薄冰、三思而行。

既然为官,就得为民。新形势下,群众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对村官来说都是非常严峻的考验,除了要创新思维理念,在方式方法上还必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只有智慧加努力加真诚,才能干出一番经得起群众和历史检验的成绩。在老百姓心中,都有一杆称,能够称出村官在群众心目中的“分量”,而这杆秤,其实就掌握在村干部自己手上。

注意事项:“李丁乔个人网站”系私人网站,凡“我的原创”栏目下的所有文章属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其它栏目文章均来源于网络,用于分享和学习,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第一时间处理。

评论 共0条 (RSS 2.0) 发表评论

  1.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发表评论

  •   想要显示头像?
回到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