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新语】面对组织调查不容许耍小聪明 ‹ 李丁乔个人网站

首页 » 我的原创 » 原创时评 » 浏览内容

【廉政新语】面对组织调查不容许耍小聪明

2569 0 发表评论

2014年4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晋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鼓山所原所长刘新明、原负责人黄景明办公用房面积为40.1947平方米,超标准使用28.1947平方米。2016年12月6日,晋安区纪委给予刘新明、黄景明党内警告处分。(5月22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大力整治领导干部超标办公室是大兴务实之风的有力举措,撤下办公室富丽堂皇的装饰,换来的是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压缩领导干部办公室面积,腾出来的是勤俭节约的朴实作风。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开展了丝毫不留情面的专项整治,赢得了群众支持和信任,党风政风为之一新。

但是,现实中,仍有一些领导干部怀着“侥幸心理”,试图以打“插边球”的方式,钻制度的漏洞。比如,报道中所涉及的案件,就是一起典型的“掩耳盗铃”列子。首先是刘某不顾中央“八项规定”,对办公室超标整改不管不顾、一意孤行;其次是黄某,接过刘某办公室后,来了一次让人啼笑皆非的“整改”,搬来两张桌子,对外宣传是司机和厨师的办公室,看似“精明”,实则愚笨。

刘某、黄某二人面对组织调查,依然狡辩,但当调查人员问道“司机、厨师都不是公务人员,他们有什么工作必须在所长室里完成?”时,二人瞬间就哑口无言了。“揣着明白装糊涂”,明明知道让司机、厨师在所长办公室办公,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让人以为所长办公室并没有超标。“聪明反被聪明误”,任何党员干部,面对组织调查都不容许耍小聪明。

组织既然介入调查,那么必然对干部违纪情况掌握了一定的事实依据,不可能空穴来风,也不可能毫无准备。而干部在组织面前耍小聪明,倒像是跳梁小丑,千方百计地想利用各种看似合情合理合规的借口来掩饰自己违纪的事实,但是,“欲盖弥彰”,越是掩饰、越是狡辩,就越能说明其中的问题。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赵德汉以一种异常的冷静和淡定来应对检察院调查,但是这种超出常理的态度的背后,必然隐藏着大问题,结果冰箱里、墙后面、床上藏匿的贪污所得的巨款让现场调查人员都大吃一惊。

对组织忠诚、对组织坦白,是一个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党性,忠于组织才谈得上忠于人民、终于国家,如果对组织隐瞒不交代,势必酿成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大错。面对组织调查,不容许耍小聪明,任何歪脑筋都是引火自焚的导火索。

从多个角度看,组织调查也是对干部的另一种保护。如果放任干部枉顾党纪,那么最后就会演变成违反国家法律,党纪始终严于国法,只有把干部从违纪的歪道上拉回来,才能避免走上万劫不复的违法深渊。

注意事项:“李丁乔个人网站”系私人网站,凡“我的原创”栏目下的所有文章属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其它栏目文章均来源于网络,用于分享和学习,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第一时间处理。

评论 共0条 (RSS 2.0) 发表评论

  1.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发表评论

  •   想要显示头像?
回到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