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的原创 » 原创时评 » 浏览内容
【基层视野】领导应多关心关注下属“朋友圈”
近几个月,我发现一个朋友的微信“朋友圈”信息量锐减,于是我忍不住问了下原因,这位朋友说,最近为了方便工作,添加了某位领导为好友,于是在刷“朋友圈”时不得不小心谨慎、三思后行。
在我看来,这位朋友算是个“自拍迷”,不管是生活、工作,还是学习、旅游,走到哪里、吃什么,以及有什么心得体会、苦闷恼骚,都会在“朋友圈”里晒一晒、说一说。但是自从与领导成了“好友”之后,除了一些转发的信息外,关于个人性情写照的图片和信息都寥寥无几。
作为普通干部,要想给领导留下好的印象,在所有“好友”均可看见的“朋友圈”谨慎刷屏是一种现实需要,而且,还有这样的可能:看看领导“朋友圈”都发些什么,才来决定自己的“朋友圈”发什么内容。对于那些领导不喜欢的、反感的,或者与树立自己沉稳、无私、大气等形象有力的,都要三思而后动。干部要注意“朋友圈”形象,但是,反过来,我们的领导干部也应该主动关心关注干部的“朋友圈”。
作为当前使用范围最广、频率最高、联系最有效的手机微信,不仅为干部的某些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也拉近了干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距离。偶尔来一句问候,可以慰藉心灵;时不时发发感悟,也算是心灵鸡汤。领导干部关注下属微信“朋友圈”,不但可以从工作以外的侧面了解一个干部的思想、素养和习惯,还能发现干部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实际上,很多时候,领导关心下属多采用谈心谈话的形式,在一个办公室内领导和下属面面相觑,领导问,下属答,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有效,但是更多时候,我们需要借助更加多元的手段和平台,把这种关心关注融入到现实生活中,让关心关注成为常态。面对诸如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开发使用,利用信息化手段来加强日常的关心又何尝不可呢。
现实中,我们有的党员干部不太注意自身形象,认为“朋友圈”是“自己的地盘”,发什么图、说什么话都是“自己的事儿”,甚至有时候游走在违法违纪的边缘都未可知。这个时候,如果有领导干部来提醒一下,便又可以及时换回,不至于越陷越深或长期麻木无知。要知道,微信“朋友圈”是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沟通展示平台,面对的是众多网友,因此,“朋友圈”不是自己的“私人领地”,更不是党纪国法的例外,利用“朋友圈”可以实现“八小以外”的相互监督、相互提醒。
当然,这仅仅是一种途径。如果干部都因为加了领导为“好友”,而在刷“朋友圈”的时候慎重考量,那么领导就无法更加真实地看到下属本真的一面,所以从信息中读懂个人品性还需要领导更加全方位、多渠道、更深入的关心关注。总之,领导干部应该明确,与下属之间建立“好友”关系,不能仅停留在“方便工作”层面,还应当把这种“好友”发展成为真正的好友,不能把领导的架子从工作上又架到“朋友圈”,在正常的“好友”关系中营造“同志”之间的良好氛围,从而对下属的各方面进行关心关注。
评论 共0条 (RSS 2.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