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的原创 » 原创时评 » 浏览内容
【基层视野】教条式的人才选拔当休矣
“公选”考试成绩下来的那一刻,“80后”公务员李自阳觉得“稳了”。 然而事情随后的发展出乎意料:组织部门以“工作经历”不等于“岗位经历”为由,将这个具有园林工程师职称、负责过多个绿化项目的园林专业研究生拒之门外。(1月16日每日新华电讯)
李自阳报考的岗位是“规划市政建设环保局副科领导职位”,据《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职位表》显示,报考该岗位的条件是,专业:建筑类、林学类,学历: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学士及以上学位,其他条件:3年及以上园林工作经历和与专业和职位相对应的中级及以上职称。李自阳笔试面试均排第一名却被刷下来,原因就在于岗位设置条件中的“园林工作经历”必须是“园林岗位经历”。
其实,不光是李自阳,就是社会大众或许都会把“工作经历”视作从事该项工作的经历,而不会偏执地认为必须是在这样的岗位上的工作经历。就实际来说,“工作经历”与“岗位经历”其实差别并不大,反而有“岗位经历”的人未必有“工作经历”,有“工作经历”的人必然有“岗位经历”。就以李自阳担任的党政办主任为列,或许党政办主任只是李自阳的任职职务,而具体从事的工作却是园林工作;如果以工作经历为准绳,那么不管李自阳在什么岗位担任什么职务,都算是在园林岗位上实实在在地工作过。按照当地组织部门的逻辑,一些社会企业从业人员如果没有相关岗位任职,那么是不是就要被视作无任何工作经历呢。
李自阳不仅具备硕士研究生学历、园林工程师职称,还负责过多个绿化项目,可以说报考该岗位是最适合不过的。更为重要的是,李自阳顺利通过了资格复审,考察组到李自阳的单位上也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可以初步肯定的是,李自阳报考该岗位是符合条件的,否则也不可能通过考察组实地考察这一关。尽管如此,李自阳还是没能榜上有名。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教条式的人才选拔机制。
如果按照当地组织部门的解释,“工作经历”并不等同于“岗位经历”,那么的确,李自阳不符合条件。但是在岗位设置中,也并没有明确“工作经历”就是“岗位经历”,或者直接用“岗位经历”替代“工作经历”,等考生过五关斩六将之后再谈“岗位经历不是工作经历”是不是为时晚矣。
“不拘一格”是人才选拔的根本要求,有关部门在招才引智上应该更加注重人才的实用性,而不是在教条式的选拔机制上“挑骨头”。事件既然曝光在公众视野,那么不妨把被录取的第二名和第四名拿出来“晒一晒”,看看他们又是如何符合“岗位经历”的。面对质疑,有关部门应该拿出诚恳的态度,以最大限度的公开给社会一个交代。
近年来,各种类似于“世界史属不属于历史学”“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属不属于中国语言文学”等咬文嚼字式、机械教条式的人才选拔备受争议,说到底,还是人才选拔拘泥于条条框框。相比之下,人才的专业背景、能力素养和工作业绩就变得可有可无。
评论 共0条 (RSS 2.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