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视野】改善机关形象不妨设立“机关开放日” ‹ 李丁乔个人网站

首页 » 我的原创 » 原创时评 » 浏览内容

【基层视野】改善机关形象不妨设立“机关开放日”

2088 0 发表评论

 

近日,《人民日报》报道了一篇题为《基层干部,真不容易》的文章,文章以叙述性的手法,描写了几个不同地区基层干部一天到晚忙碌的现实景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不过,可惜的是,该文章相较于揭露“四风”类的文章,热度上显然有些偏冷。如果是任何一篇关于暴露作风之病的文章,那么第二天铺天盖地的都是与之相跟风的舆论评论。笔者认为,这至少说明一个问题:借媒体之手改善机关形象,“火候”始终上不去。

文章指出,喝喝茶、看看报,人浮于事,或颐指气使,曾经对部分基层干部、岗位作的“画像”,至今仍流传颇广。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文章指出,有的部门本职距离群众较远、群众对之不熟悉,有的岗位工作专业性强、涉及面有限,所以才造成时下一些舆论印象与主流基层干部队伍的工作状况有偏差。

老百姓有句俗话,叫“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话放在讨论干部形象语境中再合适不过。换而言之,很多基层干部为群众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好事,却没有任何宣传或表扬;而极少数的“害群之马”一旦损害群众利益,被曝光在公众视野,那么,似乎一切的努力都等于白费,干部最终还是在“坏干部”的舆论中不得翻身。正如笔者前面强调的,借舆论之手难以改善机关形象,那么就需要另辟蹊径,不能让机关干部一直处于舆论的漩涡中。通过网络搜索,笔者认为,团中央实行“机关开放日”的做法能够给我们极大启发。

“机关开放日”,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主动接受监督的渠道,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机关开放日”同时也是改善机关形象的有效契机。当然,除了一些机要、保密部门和涉密工作不能公开,很大程度上,“机关开放日”可将我们机关的日常工作,以及所涉及到的重大事项、活动等全方位呈现给社会群众。笔者认为,“机关开放日”既可以邀请群众参加,也可以邀请基层干部和普通党员参与,在开放过程中,既让群众了解机关工作,又让群众了解干部的繁忙琐事。对基层干部来说,这种方式也可以增加上下级之间的了解互信,让忙碌的基层干部也看看上级机关是如何忙碌的。这其中,机关处理日常事务的流程方式也可以给群众或者基层干部一些有益的启发。

从网络搜索来看,一些如青岛、河北、济宁等地区都探索过“机关开放日”,但是能够一直坚持的,却寥寥无几。或许,从“开放”到“不开放”,更有可能给群众造成“不敢再开放”的猜想。所以,笔者在此建议,“机关开放日”既要持之以恒,更要大胆推广。通过群众参观了解这种有效方式,不但能够增强机关工作的透明度,而且可以改善群众对机关和干部的总体印象。就实际而言,不怕不开放,就怕开放了也遮遮掩掩,或者呈现出“忙得忙、闲的闲”的不良现象。

干部好不好,机关自己说了不算,群众说好才是真的好,与其自己给自己打分,不如开放机关,让群众来打分。只有让群众走进机关、了解机关,走近干部、了解干部,才能改变少数干部“打坏一锅汤”的舆论怪象。(作者:李丁乔)

注意事项:“李丁乔个人网站”系私人网站,凡“我的原创”栏目下的所有文章属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其它栏目文章均来源于网络,用于分享和学习,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第一时间处理。

评论 共0条 (RSS 2.0) 发表评论

  1.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发表评论

  •   想要显示头像?
回到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