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观察】挤干注水数据既需制度设计也需思想纠偏 ‹ 李丁乔个人网站

首页 » 我的原创 » 原创时评 » 浏览内容

【时政观察】挤干注水数据既需制度设计也需思想纠偏

1974 0 发表评论

6月20日,王东明在作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中指出,2017年,地方各级统计机构共立案查处7479起统计违法案件,个别干部法治意识淡薄,统计造假屡禁不止,有地方违法企业平均虚报率高达56倍。

所谓“数字出官,官出数据”,什么意思呢?“数字出官”,顾名思义,就是干部的考核提拔依据来自漂亮的经济发展数字,曾几何时,唯有经济发展上了“数量”,才有被提拔重用的资格。“官出数据”,意思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的真实性,不是来源于准确的统计,而是来源于领导干部的“指令”,一个部门或一个地区的各项数据最终的拍板权都掌握在领导干部手上。所以,看上去令人赏心悦目的数据既能帮助干部仕途,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数据指标也能帮助干部稳住“椅子”,足见,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现实中,搞数据造假、数据攀比的不在少数,但是自从2015年东北三省数据造假被查处以后,搞攀比的减少了许多,但搞数据造假,甚至搞数据参考的比比皆是。数据参考,就是一个单位或者地区为了不拔尖跑到第一位,也不掉队落到最后一个,于是乎,左看看、右比比,在别人数据的基础上稍作调整,做个“中庸者”脸上也不至于黯淡无光,也不会被罚。其实,这种也是数据造假,给实际数据注入水分,只是多与少的问题。

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至今年4月底,国家统计局检查和查处72 起重大统计违法案件,涉及26个省 (区、市)、33个市 (州)、70个县 (市、区、旗)、2051家企业和2942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约谈告诫相关责任人129人次,处分处理79人次。在地方各级统计机构中,共立案查处7479起统计违法案件,行政处罚 5961家企业,处分162人次。尽管约谈甚至处分了这么多人,但是数据造假的现象依然屡禁不止,原因何在?

从数据来看,地方统计机构查处的案件数量远远高于国家统计局,处理人数是国家统计局的两倍之多,在王东明的原因分析中有一条一针见血,一些地方把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直接下达给统计局。什么意思?就是这个地区的发展目标能否完成,不是依赖于职能部门,而是依赖于统计局。地方统计局的人事、财政等管理都在地方政府,完不成目标任务其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当务之急,是建立地方统计部门的独立工作体系,从制度层面给地方统计机构独立行使职能的权力,让干预的手无从下手。此外,应该借鉴领导干部插手干预司法的备案、处罚、问责等机制,树立统计局在地方统计事务中的权威性。

错误的政绩观是数据造假的根源。当前,不少地方已经提出“破除唯GDP论英雄”的考核管理体系,但在实际操作中,“拖后腿者”也难免被另眼相看,所以,思想纠偏才能让数据真实地反映出来。因此,建议在修改国家统计法时,提高干部数据造假的违规成本,对数据造假的领导干部实行终身追责制,从思想、制度、责任等方面形成多元的震慑效应。

注意事项:“李丁乔个人网站”系私人网站,凡“我的原创”栏目下的所有文章属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其它栏目文章均来源于网络,用于分享和学习,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第一时间处理。

评论 共0条 (RSS 2.0) 发表评论

  1.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发表评论

  •   想要显示头像?
回到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