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视野】“拨拨就灵”是整合服务平台的有益探索 ‹ 李丁乔个人网站

首页 » 我的原创 » 原创时评 » 浏览内容

【基层视野】“拨拨就灵”是整合服务平台的有益探索

1879 0 发表评论

为了整治“办事难”问题,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省,今年4月底,辽宁着手构建全省统一的集“便民服务、受理诉求、监督评价、服务决策、风险预警、政民互动”为一体的政务服务便民平台,出台了《辽宁省8890政务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6月20日澎湃新闻网)

在实际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给A县打电话咨询民生问题,A县说这事儿应该在B县办理,老百姓的诉求问题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或者,A县嫌麻烦,把责任推给上级部门或者下级乡镇。其实,这些问题除了干部思想认识上有问题,还存在区域之间、部门之间各自为政、行政壁垒牢不可破的问题。

值得肯定的是,当前,很多地方和部门在推行信息化服务的过程中,将“群众跑路”转变为“数据跑路”“信息跑路”,很多事情可以通过网络办结,或者通过服务平台一步咨询到位。比如,四川省去年12月份上线运行的政务服务平台,24小时“不打烊”,无论哪个地区、无论哪个部门,都可以实现在一个平台咨询和办结,给老百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但是,需要提及的是,正是因为网络化信息化的服务手段不断丰富拓展,不管是地方还是部门,都纷纷搭建了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一时间如泥沙俱下,同一件事情或许还得找几个不同的地区或部门,也给老百姓办“政事儿”形成了一定障碍。所以,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的根本举措不在于构建了多少个信息化服务平台,而是在于整合了多少个服务机构,让老百姓的办事效率提高了多少。与其坐等群众“找上门”,不如整合服务项目,建立自上而下的全覆盖服务网络,在主动服务中彰显为民担当,在畅通渠道中构建起闭合式的服务机制。

“拨拨就灵”,一个平台、一个号码,却串联着全省的民生服务事项,联通着全省的政务服务机构,这种服务的整合,不仅是对干部改进工作作风的制度倒逼,更是破除地区之间、部门之间服务壁垒的有效举措。“一号受理、互联互通、方便群众、服务决策”的建设目标,从形式上来看,是连接党群干群的“通心桥”,从内容上看,是包罗万象的“信息库”,从方法上来看,是改进工作作风的“催化剂”,像四川、辽宁等地区类似的有益探索应该大胆推广。

省级层面推广,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管理服务更有深度、更有广度、更有宽度,不仅整合省级政务服务部门,而且还可以覆盖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所以,从这角度来讲,“拨拨就灵”平台提出的“一号受理”,至少在本身范围内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注意事项:“李丁乔个人网站”系私人网站,凡“我的原创”栏目下的所有文章属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其它栏目文章均来源于网络,用于分享和学习,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第一时间处理。

评论 共0条 (RSS 2.0) 发表评论

  1.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发表评论

  •   想要显示头像?
回到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