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观点众论 » 浏览内容
【观点众论第10期】不看新闻联播是下等人?谈谈项立刚的傲慢与偏见
新闻还原:
据媒体报道,通信行业观察家、飞象网CEO项立刚在日前发布包含了一条微博,直言:“不看新闻联播的一般是下等人”。引发了热议。事后,面对质疑,他仍不知悔改,称网友为“傻货”和“贱人”。
观点众论:
天府评论网友“严奇”:很难想象,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移动互联时代,一名通信行业的“专家教授”,竟然公开说出如此粗俗狭隘的言论。项立刚的“下等人”言论与“新闻联播”并无太大关系,他的“自大”不过是为了凸显其“自诩为上等人”的丑陋面目。若是按项立刚的逻辑,一位常年在深山工作,看不了新闻的科研工作者就是“下等人”了?一位在夜间值勤,来不及看新闻的人民子弟兵就是“下等人”了?常看“新闻联播”的观众都知道,中央电视台常常报道“一线群体”的现实生活,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项立刚口中的“下等人”。一个不尊敬他人的“上等人”,也得不到他人的尊敬,最后也只能在其狭隘的世界观中,寻求当人上人的“乐趣”。
天府评论网友“王军荣”:人,没有高下之分,也没有贵贱之别。任何自以为是的定义“上等人”和“下等人”或是定义“高贵人”和“低贱人”都是有违法律本义的。这应该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了,可能在其潜意识之中,自己就是所谓的“上等人”,在骨子里是看不起别人的。在人人平等成为常识的当下,竟然还有“上等人”和“下等人”的说法,实在是社会的悲哀。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将人分为“上等人”和“下等人”,让人痛心的是,当事人受到质疑却仍然觉得自己是正确的。当事人应该受到惩罚,也实在不适合当教授,也不适合当CEO,更应该向社会道歉。
天府评论网友“刘颂寒”:公众人物首先就应该考虑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合适得体,作为网络大V来说,自己的言行更应该慎之又慎,因为有很多人的关注,哪怕一句话不得体,都有可能引发很多人的误解。品格有好坏的区别,但没有绝对等级之分。仅仅因为看不看新闻联播就将人分为三六九等,这本身就是一种“我是上等人”的傲慢。制造话题、撕裂群体、哗众取宠,这样的一名大V,不仅仅没有承担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反而如此口不择言,言论里全是无知和傲慢,这不是一名公众人物应有的表现。
天府评论网友“李先梓”:以“上等人”自居并有着强烈“上等人”优越感的项立刚,对他所谓的“下等人”却有着一种强烈的鄙视感和厌恶感。面对媒体采访,他公开表示,我一直有一句我自己的名言,就是大部分网民都是猪。他却没有任何权利把看不看新闻联播当作标准来定义他人的等次,人的等次划分涉及到人格问题,不单是项立刚,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划分。一个低素质的“上层人”(不是“上等人”),一个公开辱骂一个群体的低人品的“上层人”,有什么资格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设定和划分人的等次标准?天府评论网友“江德斌”:以是否看新闻联播作为划分标准,将人群简单分为“上等人”和“下等人”,不仅没有科学依据,亦涉嫌歧视他人,遭到来自网友的一致嘲讽、批责,则就在情理之中了。细观项立刚的等级划分标准,对“上等人”“下等人”贴了很多标签予以区别,表面上看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骨子里仍然是赤裸裸的阶级观念,将两类人群形成对立面,并以“上等人”自居,可以感受到他从鼻孔里透出对“下等人”深深地鄙视之情。网络是一个开放自由的公共舆论场,每个人都拿着“麦克风”,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但前提是要遵守法律,不得伤害他人权益。我们尊重项立刚的话语权,也愿意维护他的说话权利,但对他所犯下的低级错误,还是要严厉批评、纠正,这个并不相悖,也是法治时代的正常现象。
天府评论网友“卞广春”:高估和放大了新闻联播电视节目的效果,忽略了许多平民百姓无规律生活未必能掐准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也未必能理解和挖掘新闻联播发出的信号与内涵,尤其是用“下等人”来评价不看新闻联播的人,确有些武断和过分的地方。关于“下等人”的定义有好多,有指品性不好的人、地位卑下的人,项立刚关于上等人与下等人的理解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他说“不看新闻联播的一般是下等人”,并没有说“全都是”下等人。不论怎样理解“新闻联播”和“下等人”的概念,他“不看新闻联播的一般是下等人”都不为错。
天府评论网友“贾合祥”:没错,人是有等级。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在三教九流中,连当今最红的演艺明星都不过“下九流”中人,教师这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都被称为“教书匠”,但这都是在封建旧中国。我们不否认,今天实际中还存在许多不平等的事,但宪法所赋予公民的权利都是平等的。前不久新闻报道,我国有贫困地区的老百姓还在点煤油灯,他们根本看不到《新闻联播》,难道他们就是“下等人”、不会“做大事”?愚以为,项立刚,至今心怀“上等人”“下等人”陈腐观念的“项立刚”们,在论人之等级的时候,还是先给自己补一补中国历史和宪法的常识课,不要太自以为是了。
以上内容由“李丁乔个人网站”整理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