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的原创 » 原创时评 » 浏览内容
【廉政新语】过路群众给领导撑伞?理由太牵强
针对网传“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九潮镇副镇长杨璟视察水灾时身后有人为其打伞”的视频,黔东南黎平县政府网信办一名杨姓工作人员7月7日回应记者说,经查,为杨璟撑伞的是过路的群众,并非是网传政府人员。(7月7日澎湃新闻网)
其实,是不是政府人员不重要,重要的是,领导干部视察灾情、指挥救灾的时候,有专人在陪同并负责打伞。现实中,这样的现象并不鲜见,曾有报道显示,某地公安局局长乘坐冲锋舟前往灾区视察工作,然而却有几名公安民警在齐腰的水中推着冲锋舟前行;也有新闻曝出,有领导干部被其他人背在背上踏着泥泞的道路前往灾区。原本是去抢险救灾的,却在充斥着官本位思想和官僚主义作风的言行中,成了抢险救灾的阻碍,足见,这些领导干部不仅作风不实,甚至在灾难面前也放不下“官架子”。
不认识的过路群众给领导干部撑伞,这事儿听起来好像干群关系处得特别好。不管是从文字报道还是现场图片中,不难发现,“过路的群众”其实没那么简单。首先是伞的颜色和样式,跟干部和民警现场打的伞一模一样,这是不是太巧了?其次是“过路的群众”的身份,其实是当地工程项目的有关负责人,看到工程项目所在地的上级领导被雨淋湿,主动帮助撑伞是不是合情合理呢?在现场,既有两个人撑一把伞的,也有一个人撑一把伞的,如果说领导被雨淋得全身湿透了,那么不是独撑一把伞的人太冷漠,就是官方介绍太过牵强。“过路的群众”不仅经不起推敲,而且容易引发对官方诚信度的质疑。
没有就是没有,错了就是错了,面对网友质疑,与其把重点放到千方百计地找理由、寻对策,不如放到还原事实真相、诚心诚意改错上来。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对错误,甚至执迷不悟。作为当地政府,保护干部也应该有个度,堂而皇之颠倒黑白等同于掩耳盗铃,在争议声中,如果缺乏诚意,势必给舆论声讨提供更大的空间。
或许,在该领导干部的日常工作中,完全把别人帮助撑伞当成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既习以为常,也喜欢这样,但竟不料这般作风引来了网友的反感,如果说平时没有引以为戒,那么这次就是很好的教训。在群众对干部良好作风的急切呼吁声中,干部保持亲民形象才能取得群众支持和信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干部在群众中的好口碑都是从点滴积累起来的。
如果这名领导干部平时做事认真负责,而且为老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实事,那么这次舆论风波也并不影响其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因为众所周知,对一个人的评价不能一竿子打死。只要是群众诚心拥护、真心爱戴的干部,哪怕有网友质疑,那么他在群众心中始终是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所以,好事无需过多粉饰,反而公众关注的焦点才值得用心对待。(作者:李丁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