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的原创 » 原创时评 » 浏览内容
[约谈要谈出问题]约谈县委书记到底应该谈什么?
为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于近日对全区县委书记分片区进行集体约谈。(人民网北京6月16日)
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在约谈时强调,全区县委书记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要求,做到严修身、有信仰,守纪律、讲规矩,敢担当、善作为,抓党建、促发展,努力做一个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县委书记。彭清华的约谈是给全区县委书记扯扯袖子、提提醒,但是依笔者之见,这种集体约谈、集中提要求、一起受教育的方式不能体现约谈的本质。那么,约谈县委书记,到底应该怎么谈,谈什么呢?
经过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洗礼和锤炼,全国各级各地区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面探索出了不少新路子,尤其是针对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无论是从制度层面还是警示教育方面,都举得了实际成效。当前,举国上下如火如荼地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目的就是要将“三严三实”作为领导干部修身律己、干事创业的基本遵循,与干部队伍建设、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中心工作有机融合、互促互进。但是“总体是好的”,不代表“全部是好的”,信任不能取代监管。因此,笔者认为,约谈县委书记应当作为一项常态化动作,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约谈方式方法,也应该尽量采用一对一、面对面、现场约谈;在约谈内容上,不能泛泛而论、以一概全、避重就轻。
约谈本是一项对问题直言不讳,并深入研究解决问题办法的举措,因此,约谈不能只谈成绩不谈问题,只提要求不说办法,更不能用共性问题代替个性问题。约谈县委书记,不仅仅是扯衣袖,更应触及灵魂,让县委书记有反思的悔意和切中要害的痛感。常态化约谈县委书记,体现的是一个地方治党理政、狠抓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危机感和紧迫感。约谈就是要把问题摆在桌面上谈,把整改措施放到长远的利益上来考量,而不以“总体是好的”来体现约谈的效果。
在国家大力推进“四个全面”布局的关键时期,“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委书记作为这一战略部署的责任关键主体,决不能掉以轻心,约谈县委书记决不能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如果约谈县委书记沦为流程化、形式化的过场,那么就无法挖掘出倾向性和隐藏性的问题,尤其是思想意识层面的问题。
当前,普遍领导干部能够克己奉公、遵法守纪,但是不排除个别领导干部仍党性意识淡薄、为民意识不强、法规法纪认识不到位,大搞阳奉阴违,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党课上滔滔不绝地讲廉政、讲道德、将品格,私底下却拿着公权谋取私利。在思想意识层面的问题尚没有付诸实际行动之前,是可以通过约谈进行提醒和遏制的,能否谈出成效,让县委书记心里冒汗、心生敬畏,关键就看约谈的内容能否切中要害。
因此,笔者认为,约谈,就是要对准问题谈,只有准确把脉,才能标本兼治。并且,将约谈县委书记作为一项常态化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体现的是地方一把手的责任意识和敢抓敢管的工作魄力。要围绕党风廉政建设谈干部队伍建设上的问题,全面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要围绕深化改革谈改进工作作风上的问题,凝聚奋力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思想意识;要围绕推动经济稳定发展上的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铺平道路。
总之,约谈应该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问题为导向,坚持实事求的原则,不当“老好人”、不做“太平官”、不讲“大白话”、不搞“一刀切”,只有这样,约谈才能见成效。
评论 共0条 (RSS 2.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