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新闻 » 浏览内容
[脱贫攻坚]832个贫困县建成产业基地超30万个 产业扶贫政策覆盖98%贫困户(权威发布)
832个贫困县建成产业基地超30万个
产业扶贫政策覆盖98%贫困户(权威发布)
2020年12月17日06:0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12月16日电 (记者郁静娴)“产业扶贫已经成为覆盖面最广、带动人口最多、可持续性最强的扶贫举措。”在16日举办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介绍了产业扶贫进展成效。
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加大对产业扶贫的投入,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超过40%。支持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的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6800多亿元。
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快速发展。832个贫困县全部编制产业扶贫规划,累计建成种植、养殖、加工等各类产业基地超过30万个,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推进,每个贫困县都形成了2—3个特色鲜明、带贫面广的扶贫主导产业。
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产业扶贫政策已覆盖98%的贫困户。贫困劳动力在本县内乡村企业、扶贫车间务工的超过1300万人,占务工总人数近一半。在产业扶贫的有力支撑下,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长30.2%。
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条件显著改善。扶贫产业的快速发展,为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进入贫困地区提供了载体,也加快推动了交通、物流等配套设施建设。据统计,贫困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1亿亩、农产品初加工设施4.3万座,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44万家,发展农民合作社71.9万家,创建各类扶贫产业园2100多个,组建4100多个产业技术专家组,招募4000多名特聘农技员,产业发展保障更加有力、后劲明显增强。
“通过产业扶贫,不仅形成了一系列产业联农带贫的有效模式,还激发了贫困群众不等不靠、自强不息、用勤劳双手改变生活的精神状态。”刘焕鑫说。依托订单生产、土地流转、生产托管、就地务工、股份合作、资产租赁等方式,72%的贫困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70%以上的贫困户接受了生产指导和技术培训,累计培养各类产业致富带头人90多万人。
贫困地区大多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发展特色产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起步晚,同质化往往体现在卖‘原字号’农产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能够有效促进农产品的转化增值,拓宽市场空间。”农业农村部总经济师、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说。
2018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举办20余场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帮助700多个贫困县销售农产品500多亿元。目前,贫困县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800多个、认证绿色和有机农产品1.1万个,比2012年增长4倍多,市场竞争力、影响力明显提升。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谢晖介绍,近年来,云南积极打好“绿色食品”牌,全省有机茶的认证面积、认证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绿色食品产业实现贫困县全覆盖。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17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