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视野】为基层减负不能止于“一时”“一事” ‹ 李丁乔个人网站

首页 » 我的原创 » 原创时评 » 浏览内容

【基层视野】为基层减负不能止于“一时”“一事”

1321 0

为基层减负,是党中央对基层以及广大基层干部的关心关爱,是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活力的重要部署,也是全面推进作风建设的有力之举。但是,为基层减负,决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和会议上,也不能止于一时一事,既要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也要统筹推进、久久为功。

党中央实施基层减负工作,广大基层干部给与了一致好评,文件会议少了,抓落实的时间更多了;报表总结少了,为群众办实事的精力更充沛了。基层减负带来的不仅是看得到、摸得着的实惠,更是干部更加亲民为民爱民的作风转变。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警惕一些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出现反弹,必须警惕一些明减暗增的现象,必须警惕此消彼伏的减负变异

在现实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罔顾制度规定,拍脑袋式地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收集数据要求快马加鞭,在规定时间内基层根本无法完成任务,于是只能以拍脑袋的数据应付拍脑袋的决策。一些地方考虑到发文数量的考核,于是变着法子发通知,将带有字号的正式红头文件改为不带字号的便签红头文件,这样就不纳入统计范围,巧妙避过监督检查。还有一些部门,虽然减少了工作群,但是经过整合的工作群,除了人员更多,群内喊话、发通知、收材料的频率一点没减,基层干部不仅要像爬楼梯一样翻看消息、查找资料,还得复命似地在群里回复收到。种种现象充分说明,为基层减负不能止于一时,也不能限于一事

基层减负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横向需要统筹各部门力量资源,纵向需要上下协调联动,从最简单的精文减会,到减少会议频次、压缩会议时间,再到整治指尖上的负担,需要驰而不息、持续发力。一方面,要建立基层减负的长效机制,组建专门的监督检查机构,定期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深入一线、直抵基层,问计问效于基层干部,针对那些明减暗增或搞形式、走过场的,逗硬惩处,针对那些罔顾固定的,坚决问责,推动基层减负常态长效。另一方面,要精准聚焦基层干部工作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上下协调、统筹联动,建立从下至上的考核评价体系,倒逼各级各部门主动担当、切实减负。同时,综合运用网络化办公平台和信息化交流渠道,开展大数据收集与运用,建立共建共享机制。

减负一时终究无效,一事减负成效不佳,唯有长期不懈坚持下去、全面统筹落到实处,基层干部才能真正从各种束缚中解脱出来,才能为老百姓办更多好事实事。(作者:李丁乔)

 

注意事项:“李丁乔个人网站”系私人网站,凡“我的原创”栏目下的所有文章属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其它栏目文章均来源于网络,用于分享和学习,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第一时间处理。
回到页首